铸精品 展风采 | 安盘高速 贵安高速锚定目标齐奋进

信息来源 :  管理员 作者 : 姜万燕、杨强、胡先进 陈俊秀 发布时间 :  70次阅读

安盘高速古牛河特大桥主拱肋首节段吊装成功 

 6月14日,随着缆索吊机将重约290吨的主拱肋首节段吊运至安顺岸拱座并实现精准对位,标志着安盘高速古牛河特大桥正式进入主桥施工阶段。 

微信图片_20250623092501.jpg

 古牛河特大桥是安盘高速控制性工程,全长881.8米,主桥横跨古牛河,采用计算跨径520米的上承式钢箱桁架拱桥,跨径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二,主桥桥面到谷底高度约四百米,在世界高桥中排名第15位。大桥主桥由主拱肋、拱上立柱、钢盖梁、钢主梁组成,采用全钢结构设计,总重量约为3.1万吨,大桥主拱圈共计88个节段(含合龙段),当天吊装节段为安顺岸NS1节段,为全桥最重节段。 

  

 在吊装过程中,安盘高速土建4标面临大构件、大吨位、高精度等多重挑战,如何让主拱肋精准安全到达安顺岸拱座,是项目建造团队必须攻克的难题。为解决以上难题,项目建造团队巧思活用,以三个举措助力首节段吊装。 

 施工“利器”助力节段运输 古牛河特大桥主拱肋首节段长32米、宽1.8米、径向高度14米、重约290吨,如何将这个“瘦高个”安全平稳运行至指定起吊位置成为吊装的第一个挑战。项目建造团队依据现有施工条件,自主设计出一套精妙的稳固装置,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有效化解了高耸结构物的稳定难题。该装置采用锁定构件、精轧螺纹钢以及缆风绳协同配合,利用力学原理将结构物锁紧稳固,如同给庞然大物系上了“安全绳”,使其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同时还采用两台可调平、可360°回转的自行式运梁车进行运梁,有效应对拱肋桥面运输过程中的地面坡度、场地狭小等问题,确保长距离运输任务安全、高效完成。 

  

 吊装“智器”护航主拱架设 运输难题解决后,如何确保主拱肋平稳安全吊装至拱座成为第二道难关。项目建造团队在采用贵州桥梁集团自主研发的智慧缆吊系统基础上,首创吊装轨迹精准控制技术,为节段吊装装上了“智能导航”。该技术融合传感器与先进算法,始终保持吊具的相对高差不变,自动调节主拱肋在空中吊运姿态及安装姿态,确保节段在平移、就位沿着最优路径平稳、精准抵达预定位置,有效保证了整个吊装过程安全可控。 

 

 “空中芭蕾”演绎毫米级对接 首节段对整个桥的意义非凡,是确保整个桥梁线形的关键,必须确保精准对接,而主拱节段与拱铰的对接过程,堪称一场 “空中芭蕾”。 

  

 吊装现场,主拱需在与拱铰连接的同时,确保三维线形的精确无误,整个吊装过程犹如操控“空中提线木偶”,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紧密的配合与精准的操作。项目建造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吊装角度、缆风调整力度、设备运行速度的精细调控,让主拱节段在空中“翩翩起舞”,最终稳稳地落在拱座之上。经过28小时吊装作业,大桥首节段于6月15日上午完成吊扣体系转换,经现场测量,线形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古牛河特大桥主拱肋首节段吊运、安装顺利完成。 

 古牛河特大桥主拱肋首节段吊装的成功,是全体参建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项目建造团队在技术创新和施工管理方面的一次生动实践。此次吊装的顺利完成,不仅为后续主拱肋节段的安装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参建人员的士气。接下来,项目建造团队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精神,安全有序推进吊装工作,确保于今年12月底完成大桥主拱合龙。 

            贵安高速朱昌互通立交D匝道T梁架设完毕 

 日前,贵安扩容项目朱昌互通立交D匝道桥结构连续T梁架设完成,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收官冲刺阶段。 

  微信图片_20250623092522.jpg

 朱昌互通立交设置有四条匝道桥及一座主线桥,其中D匝道桥施工难度最大,曲线半径小,桥梁墩柱高(最大桥墩高度为52.8米),横坡、纵坡变化大,加之外部征拆协调复杂,给D匝道桥施工造成极大困难。 


 为攻克难题,贵安总监办联合各参建单位对该桥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单独评审,专题研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方案反复推演,进行有效风险评估,确保施工方案满足施工作业技术和安全要求。施工作业前多次开展技术交底,要求现场人员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标准化施工,在施工中不断探索、研究,改进喂梁和架设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为T梁架设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贵安总监办将锚定目标任务,聚焦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作业,持续加强现场安全质量管控力度,齐心协力加快剩余工程进度,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项目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