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贵州交投集团所属交建集团管理建设的孖温大桥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并正式通车。这座横跨都柳江的桥梁,自2024年2月2日开工以来,历经19个月紧张施工,不仅刷新同类型桥梁主跨长度的国内纪录,更通过高效管理、技术突破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为区域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通车仪式现场热闹非凡,当地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热烈庆祝孖温大桥建成通车。
前置谋划强根基,高效启动破局开篇。为推动项目快速落地、规范推进,交建集团普通公路项目办组建专项工作专班,提前铺开筹备工作:一方面,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环评水保等10余项前置要件审批,确保工程合法合规开工;另一方面,优化招标管理流程,精准制定招标文件,组织多轮施工合同谈判明确质量标准与工期节点,同步召开工程技术交底会,将施工细节、质量管控要点精准传达至一线施工人员。凭借前期周密部署,项目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开工”,为后续建设提速筑牢基础。
党建引领聚合力,廉政护航促建设。在厅纪检组亲自督导下,交建集团普通公路项目办以“交建先锋・项目链上党旗红”为核心载体,紧扣“党建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目标,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廉政建设要求延伸至施工一线,实现党建与廉洁建设同频共振。在协同层面以组织共建为纽带搭建沟通桥梁,把廉政要求融入工程进度联席会,既聚焦施工重点、难点组织参建单位协商破题,又排查廉洁风险点,筑牢“廉政防线”。在攻坚破难阶段,指派骨干党员下沉现场,整合参建方党员力量攻克关键工序、突破重要节点,同时以厅纪检组督导要求为标尺强化廉政监督,确保党员干部严守纪律底线,推动项目按序时高效廉洁推进,实现建设质量与廉政建设“双提升”。

攻坚克难显担当,极限挑战抢出加速度。孖温大桥建设中,交建集团普通公路项目办直面难题:钢栈桥施工阶段,针对水下引孔难、钢管桩定位精度高的问题,优化方案与资源配置,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实时调整参数,较原计划提前15天贯通,打通主体工程运输通道。2025年6月特大洪水突袭,淹没现场、冲毁设施。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团队冒雨清淤、抢修设备,快速完成场站清淤、电力恢复与材料补运,洪水退去后即刻复工,最大程度降低工期影响,彰显“交通人”应急担当。
创新驱动提品质,技术赋能树行业标杆。孖温大桥(98+183+98)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建设亮点突出。项目办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针对0号块墩顶临时固结、高标号梁体大体积混凝土抗裂等难题研究,创新用新型支护体系与温控技术破题,助力品质提升与行业标杆打造。同时,严格落实环保要求,以降尘雾炮、噪声监测、泥浆密闭外运、专人巡查都柳江水质等举措,实现工程与生态协同推进。

桥通两岸惠民生,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以前过江全靠渡船,遇到刮风下雨就得在家等;现在大桥通了,2分钟就能到对岸,卖菜、送孩子上学都方便多了!”提及孖温大桥通车,周边村寨村民难掩喜悦。这座大桥的建成,不仅将都柳江两岸通行时间从90分钟大幅缩短至2分钟,彻底结束当地村民世代靠渡船过江的历史;更打通了当地农特产品的运输通道,为“黔货出山”提供交通支撑;同时,大桥串联起沿线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资源,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从项目规划到大桥贯通,交建集团普通公路项目办始终坚守“建桥为民”的初心,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下一步,交建集团普通公路项目办将继续提升普通公路建设品质与管理水平,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让一条条普通公路成为连接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